详情

教育|好的教导从来不是“冷嘲热讽”

头条发布 3454阅读
丽水本地头条
丽水本地头条Lv.14楼主已关注
2021-05-02 16:53 来自丽水

有的父母常说:“孩子犯错,我已经狠狠地骂过他了。”在他们眼里,骂过就是教育过了,似乎已经完成了任务。


可是,他们也会困惑:为啥骂了,却还是没用?


这引发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——



九九爸妈带着困惑走进了咨询室:“最近一个月,孩子上学总是忘记带东西,要么忘带书,忘交作业,要么忘写作业。我们严厉批评和惩罚了他,可是为什么还是不长记性?难道是因为骂得不够狠,惩罚得不够重,没有刺激到孩子?”


他们复述着很多次和孩子互动的瞬间,比如:九九上课讲话,没写完作业,老师请家长,爸妈觉得很丢人。爸爸回家开口就骂了起来,“坏学生”“脸皮厚”“狗记性”……


妈妈的反应也很强烈:“你读的什么书?干脆不要读书了,以后没工作就怪你自己。下次再这样,就别回来了,我们家没有这样的孩子。”


九九爸妈觉得自己的逻辑很简单:


刺激孩子——让他感受到羞耻——停止此类的行为。


心想,孩子若是觉得难受丢人,下次就不会再这样做了。


试图让羞耻感成为一种改变的动力。


看起来好像简单明了,可是,结果未必如他们期待的那样。


先是家长,以为自己在批评教育,却因个人情绪的涌动变了味道,或言辞过重、添油加醋、上纲上线,又或喋喋不休,甚至失控行为。



比如常听到的:这题很简单,但你都没认真读题,也没动脑去思考。


你长脑子了吗?是不是没有脑子?还是长的猪脑子?(言辞过重)


你就没有遗传到我的聪明,遗传到谁的蠢了吗?(添油加醋)


你现在敷衍对待学习,以后要怎么敷衍你的人生?(上纲上线)


类似内容循环重复……(喋喋不休)


再是孩子,在这个环节得到的羞辱大过于教育。强烈的情绪夹杂着羞辱的语言不亚于体罚,孩子其实已经接受到了心理惩罚。孩子抵触情绪很大,回应的内容往往不按家长预估的套路出牌。


看来,用难听话刺激羞辱孩子,不能让他长记性。


这只是看起来在教育孩子,却未能达到教育的目标,未能解决问题。可以说是家长自欺的假动作。



多次羞辱后,九九仍然反复在一件事情上犯错,让九九爸妈想起一句名言——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。可这时,就算把“朽木”“粪土”的标签贴在九九的身上,也不能解决问题。


想要解决问题,就要看看,孩子是怎么变成了无知无觉的朽木、粪土的?


我们试着去感受一下彼此的内心。


每个爸妈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小孩画像。孩子犯错时,爸妈只要轻声提醒,他便立马改正了。还能举一反三,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误。爸妈自己也能通过孩子的反应,确认优良的关系,看见自己完美的父亲/母亲的样子。


显然,九九父母的这个完美期待落空了,甚至把自己和孩子犯的错误绑定在了一起,不论孩子错误的大小,都觉得自己很失败。这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情感,并习惯性地用嘴巴宣泄了。


孩子呢,毕竟不是机器,他们都有情感。


每个孩子在被批评、惩罚时,都会产生难过、失望、后悔、愧疚、恐惧等一系列情绪。特别是那些难听话,还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。


然而,现实中当一个人遇到强烈的情绪时,出于保护会启动心理防御机制,将这些强烈的情绪排除在意识范围以外。



比如:当家长们的嘴喋喋不休地忙起来时,就可以不用去感受完美期待落空后的失望,遗憾和难过的内心感受了。


孩子们也会启动否认,隔离,投射,压制、合理化、抑制等心理防御机制,且不同的孩子会使用不同的防御。


当孩子启动否认和投射,他会为这个错误行为辩解,且把错误归于他人,“是同桌先说话的,他总是问我问题,所以我没有写完作业。”


当他们启动隔离和压制,就会忘记这事件带来的感受,甚至忘记这个事件的其它信息,或整个事件。


九九属于后者,“妈妈批评我了,可我忘了她说了什么。”他忘了,是因为潜意识不能让他想起做错后被羞辱的感受,那个感受已经被排除在意识之外了,这样他就能让自己舒服一点地活着。


同时,与那些家长说的难听话一同出现的道理、建议、老师布置的作业、提出的要求也一并被忘记了。


关闭记忆力,学会遗忘,是九九的防御机制,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方式。


总之,行为的背后都有情感支配着。


如果家长越加强羞辱孩子的火力,孩子体会到的羞耻感越强,启用的防御机制越原始,他越记不住。


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又常见的局面:犯错——被羞辱——道歉——屡教不改。


长此以往,孩子错误得不到改正,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变低了。难听话若是长了记性,也只是让孩子记住了在关系里那个糟糕的自己。


下次当孩子犯错时,别着急用自己的嘴去惩罚孩子,也别聚焦在“下一次如何惩罚”,可以去思考一下,接下来“应该怎么办”。



家长需要学会聚焦“错误点”,制定解决方案。


其实一个词可以讲清楚意思——就事论事。


可是亲子关系里,很难做到,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就事论人。


两者的区别在于,家长是否卷入孩子的错误行为。


①学会分离事件与人


分清楚错误行为,而不是与人做关联。比如错误的孩子,错误的父母,或失败的教育等等。


把人与事剥离开,家长才不会脱离现实。才能理解“这是一个孩子做错的行为”,而不夸大对待,那些上纲上线,言辞过激的行为也自然得以收敛。


同时,孩子也不会否认自己是个糟糕的人。在父母的引导下,聚焦错误行为,并修正行为。“我这次没做好,下一次应该这样做”孩子反而克服困难,获得更多的自信。


②直面自己的情绪


前面提到,当嘴喋喋不休地忙起来时,人就可以不用去感受完美期待落空后的失望,遗憾和难过的内心感受了。


所以,如果你真的停止说话,回忆起曾经被羞辱后产生的强烈羞耻感后,才能真的共情到孩子的难过、失望、后悔、愧疚,羞耻等一系列情绪,你才能真的停止对孩子做出的失控行为。



③聚焦“应该怎么做”


如果你的孩子也和九九一样,总是在你的一番“收拾”后,重复犯错,屡教不改。那你应该看看每一次对他的“收拾”是否制造了一个新的冲突,而彻底回避了问题本身。


当父母开始羞辱孩子时,其实已经把焦点移走了,让孩子聚焦在了他们的冲突里。孩子的思考已经从“错误行为”转移到了“该怎么结束这场战争”。这也是孩子们道歉积极,却屡教不改的原因,他学会了用认错道歉的方式,让自己避免更多的责骂。他从另一个“错误点”中总结了经验,和最初犯错的事情毫无关系。


强调“应该怎么做”,就错误本身制定有效的方案。


比如针对九九的问题,我们最终聚焦在“什么样的方式能帮助孩子完整完成作业”的解决方法上。九九和爸妈一起讨论,最终制定了一系列的作息习惯表,以及具体可操作的方案:设置提醒闹钟;用小本子记录每日作业内容;完成后让家长帮助检查遗漏;完成后的奖惩制度等等。


毕竟,没有父母只想骂或惩罚孩子,他们还是更愿意解决问题,只是一时陷入自己的逻辑而忽略了方法。


每一个孩子对他人的认同,都是从最初的模仿开始的。


如果羞辱,能让人长记性的话。那一定是你又再次记起了当初那个你最想认同的人。

文章来源:教育
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城市通